压缩“老油条”式干部的生存空间
发布时间 :  2021- 07- 27 10: 28 来源 :  大众网廉政时评 浏览次数 : 

人们评价一个干部,有时会说“某某是‘老油条’了”,说者一脸不屑,听者心领神会,一个“佛系干部”+“油腻干部”+“甩手干部”的形象跃然眼前。

“老油条”式干部以四、五十岁以上机关干部为多发易发人群。在一个单位工作久了,或者待的单位多了,总有干部工作激情消退,变得世故油滑:或自视阅历丰富,喜欢评头论足,热衷传播所谓的“内幕”“八卦”,一副“老江湖”做派;或履职不尽责、服务不担当,信奉“不做不错”的干事哲学,敷衍应付是他们惯用的伎俩;或嫉贤妒能,非但自己不好好工作,别人干点事、出点成绩,还明里暗里说些风凉话,打压别人的积极性,负能量满天飞。

对于“老油条”式干部,单位负责人也是伤透了脑筋:管吧,人家早准备了一套说辞,还未必说得过他,他也未必听得进去;不管吧,于工作、于干部队伍建设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;用吧,实在难以服众;不用吧,还惹他不高兴。还真是难为了领导!一些“聪明”的领导往往与“老油条”式干部达成某种程度上的默契:只要你不生事,我也懒得管你,至于工作是否认真负责,倒是其次的了。

“老油条”式干部,其要害在于一个“油”字:油滑世故、油腔滑调、油头滑脑、油嘴滑舌。急难险重任务面前,不用指望他冲锋在前,就连想抓住他的“软肋”狠狠治他一下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也难怪,如果轻易被抓住,那他就不是“老油条”了。

“老油条”式干部虽症状表现不一,但都患上了“职场疲惫症”,在位不为、庸懒散慢,工作推诿塞责、树叶落下怕砸头,不求过得硬、只求过得去。“老油条”式干部的出现,固然与干部本人的思想觉悟不高、党性修养不强、自我要求不严有关,但党组织教育的缺位、监管的乏力、用人导向的偏差、考核指挥棒的失灵等,也为“老油条们”提供了生存的土壤。“干与不干一个样、干好干孬一个样”的考核评价机制,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”“一个锅里摸勺子,能将就就将就”的所谓“人性化管理”,都助长了“老油条们”不担当不作为的歪风邪气。

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。资历深不代表学识深,年龄大不代表贡献大,经验多不代表能力强,躺在过去的“功劳簿”上吃老本,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。拯救“老油条”式干部,其本人幡然醒悟、自我救赎是前提,因为谁都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。单位领导也要敢于唱“黑脸”,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,对“老油条”式干部一味哄着捧着、忍着让着,是对干部本人成长进步、对单位政治生态的不负责任。更重要的,要把“凭能力用干部、以实绩论英雄”的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落到实处,建立起重激励、硬约束、严考核的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,铲土壤、压空间,让“老油条”式干部切实感到压力、增强动力、激发活力,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在工作上。(李刚)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